大家好我是曾蓋特^^
 

具有西域、印度佛教裝飾風格的莫高窟北朝時期首飾,風格簡潔、拙樸。其主要的首飾圖案,北涼時期為頸飾和胸飾,表現手法多為浮雕。到了北魏、西魏時期,壁畫繪制更加精細,壁畫中菩薩的頭冠獨具特色,表現手法多為手繪。 


北涼時期的頸飾一般呈寬帶狀,由長方形方塊排列組成。方塊色彩為石綠、深褐相間,在每一方塊中間浮塑有一朵小花,單層花瓣,中間花芯突出。在寬帶頸飾底邊的石綠、深褐色塊的相連處,會垂飾一串小珠。這一時期在此式樣的頸飾上還有一種變化,寬帶底邊為蓮瓣形尖角,如同現代服裝中的桃形領,相間設色,底邊綴飾圓珠。 


 


而胸飾則呈兩種造型,一種為單串長念珠,長橢圓形珠子與小正圓形珠子相間串連,胸飾長及肚臍。在珠串的正中底部還串有一朵小花,與頸飾上的小花呼應。胸飾的長形珠與正圓形珠設色也為石綠、深褐相間。這種相間用色使人聯想到首飾的材質為翡翠、深色的陶珠,同時也與此時期石窟壁畫中藻井、邊飾運用石綠、深褐、白間隔用色的裝飾風格相統一。這種造型的胸飾或從頸部正面垂於胸前,或單肩斜挎佩戴於脅侍菩薩胸前。兩種佩戴形式在印度佛教塑像中都有出現。另一種垂至肚臍的胸飾造型,中間浮塑一圓形花頭,兩邊裝飾兩塊三角形,上面用刀簡單地劃出線紋。三角形的兩邊有雙線連至頸部。這一裝飾造型使人聯想到印度犍陀羅菩薩胸前的對獸頭瓔珞,據說是王公貴族服飾的真實寫照。 


 


至於臂釧、手鐲造型簡單,僅為浮塑的一個圓環,壁畫上脅侍菩薩的臂釧會在正面多畫一個圈。耳飾也為簡單的圓形環,沒有串珠的墜飾。此時期以堆貼浮塑或手繪造型的首飾,從造型和表現手法上都透露出粗獷和簡潔的特點,特別是飾物與菩薩體形相比,明顯比例過大,更顯粗獷。 


 


北魏、西魏時期,中原的畫風和道教精神更多地在壁畫中顯現,壁畫中人物刻畫細致、形象飄逸。菩薩頭冠是這時期頗具特色的飾物,多為波斯風格的三日月式冠,中間大三角形前會裝飾兩三個口銜流蘇的鳥頭,飄帶兩頭雙層系起形成兩個三角形,飄帶的尾端隨風飄揚,加強了飄逸的動感。 


 


在北魏254窟薩太子本生畫中,我們也看到太子頸飾和胸飾紋樣與菩薩的首飾造型有些不同。頸飾和胸飾同為黃金材質、寬窄一致的鏈子,沒有石綠、深褐色彩相間的寬帶,頸飾下墜飾三個黃金珠。有特點的是頸飾與胸飾相連呈 人 字形,中間打一結並墜飾橢圓形吊墜,上面鑲綠色翡翠。這種頸飾與胸飾呈 人 字形相連的款式,可能是西域王族首飾的造型,而且在唐代莫高窟藝術的首飾造型中還可以看出在這種 人 字形上的發展,即頸飾、胸飾、腰飾與瓔珞連綴在一起。 




首飾裝飾也是對生活的反映,北朝時期戰亂頻繁,在人們意識中肯定極少註意用首飾裝飾自己,因此繪制佛像時重點放在故事情節上,首飾只是簡單表現,造型上也反映了西域的裝飾風格。 


 


資料參考:http://www.hi138.com 論文網






蓋特的【飾品知識+】我們下次見摟~~~~~~~^^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戴尾戒防小人?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